作物缺钙意义重大,你必须知道!
发布时间:2020-08-17 09:21:12 来源:admin
国家2020年实现化肥零增长,实现农产品品质提升,中微量元素肥料已显得至关重要,各种元素在作物生长发育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现在作物缺素已成为常见生理性病害,认识中微量元素的生理作用、吸收与转化特征及缺素、过量症状等知识意义重大。
早在1839年,钙就被确定为植物必需的营养元素,它可以调节植物的多种生理功能,充当植物细胞内部功能调节的信号物质,对土壤改良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在植物体内,钙元素含量占1%-5%,不同植物种类、部位、器官含钙量变幅很大。
细胞中的钙主要以三种形式存在,游离钙、结合钙和贮存钙。根据细胞生理活动需要,不同形式的钙在一定生理条件下可互相转换。
其对细胞活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稳定膜结构、维持细胞壁结构(因此成熟的果实在高钙状态下可以提高对逆境以及病虫害的抵抗能力,提高贮藏品质)、参与植物体内的信号传导(调节基因表达、调节激素等)。
在植物成熟的细胞内,大部分钙存在于液泡中,对平衡液泡内阴阳离子平衡有重要贡献,同时能中和植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酸。
钙作为植物生长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之一,大量存在于土壤中,在正常条件下,土壤中的钙能够满足大部分作物的生长需求,大田作物很少出现缺钙现象。
因此,含钙的肥料大都用于改良土壤方面。但植物根周围的土壤中含Ca2+浓度过高也会对其产生毒害,例如可能对种子的萌发起到抑制作用,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变慢等。
钙的含量过多会造成栽培作物番茄生理性失调,产生黄金斑,黄金斑的组织不但钙的浓度高,还出现了草酸钙。因此,在施用钙肥时要控制好施用量,避免毒害的发生。植物缺钙时,根的前端变为褐色,枝、叶徒长质地变软,影响果实糖分的积累,果粉少,香味淡,新梢的成熟不良,树势变弱。
果树在挂果期需要大量的钙,一旦缺乏或营养失衡就会造成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易受各种细菌侵害而得病,使果品质量下降,来年还会减产。例如:猕猴桃缺钙后,叶子发黄,变小、卷曲、无质感,易患溃疡病,果实易软化脱落,贮存期和货架期缩短;柑橘缺钙后,叶小而薄,发软无质感,果实大小不均;石榴缺钙后生长期经常发生裂果,导致商品果少;枣缺钙后在即将成熟期就开始裂果,严重时裂果率在60%以上。粮食作物也一样,缺钙时叶子薄而小,抗寒、抗旱能力差;杆细易倒伏,穗小粒不饱满,产量低品质差,诸如此类。
苹果树缺钙后营养失衡,造成叶黄早落,远看满树小红果,近看遍地黄落叶。
新生枝上幼叶出现褪色或坏死斑,叶尖及叶缘向下卷曲。果实常出现苦痘病,表面出现下陷斑点,果肉组织变软,有苦味。
苹果水心病也是由缺钙引起,果肉呈半透明水渍状,由中心向外呈放射状扩展,*终果肉细胞间隙充满汁液而导致内部腐烂。
葡萄缺钙后叶子黄、小、薄、卷,大小粒严重、易落果、裂果,幼叶叶脉间及叶缘褪绿,脉间有灰褐色斑点,随后近叶缘处出现针头状坏死斑,茎蔓先端枯死。
猕猴桃缺钙后,叶子发黄,变小、卷曲、无质感,易患溃疡病,果实易软化脱落,贮存期和货架期缩短。
桃缺钙顶部枝梢幼叶由叶尖及叶缘或沿中脉产生红棕色或深褐色坏死区,严重时枝条尖端及嫩叶似火烧状,更严重时小枝顶端干枯死亡,大量落叶。
枣缺钙后在即将成熟期就开始裂果,严重时裂果率在60%以上。
烟草叶色淡绿,而后顶芽向下弯曲,幼叶的尖端及边缘枯萎。植株矮化,呈异常的深绿色,极端缺乏时,顶芽死亡。下部叶片增厚,有时也出现一些枯死红棕色斑点。如果开花期缺钙,则花及芽都有凋萎的倾向。花冠的顶部枯死,以致雌蕊显著地突出,花冠上可能出现枯死的斑点。
粮食作物也一样,缺钙时叶子薄而小,抗寒、抗旱能力差;杆细易倒伏,穗小粒不饱,产量低品质差,诸如此类,不一而举。
生长点及茎尖端死亡,植株矮小或簇生状,幼叶往往不能展开,长出的叶片常出现缺绿现象。根系短,分枝多,根尖分泌透明粘液,似球形附在根尖上。
植株矮小,叶缘有时呈白色锯齿状不规则破裂,茎顶端呈弯钩状,新叶生长受阻,几乎完全失绿,分泌透明胶汁,使叶尖端粘连,不能正常伸展,萎缩黄化,老叶的叶缘呈白色透明锯齿状不规则破裂,叶尖也出现棕色焦枯。老根多棕褐色。
幼叶边缘出现淡绿色条纹,叶片皱缩。严重时顶芽死亡,侧芽向外生长,呈簇生状。根部易坏死,块茎小,有畸形成串小块茎,块茎表面及内部维管束细胞常坏死。
症状先发生于根及地上幼嫩部分,植株矮小,组织老化,呈现未老先衰。幼叶卷曲、心叶干枯。定型的心叶前端及叶绿枯黄,老叶仍持绿色,但叶型弯卷,结实少,空谷多。根少而短,新根尖端变褐色坏死。
叶片卷曲,老叶上会出现灰白色小斑点,叶脉变为棕色,叶柄软弱、下垂,不久即枯萎死亡。茎顶端弯钩状卷曲,新生幼叶不能伸展,易枯死。
**片真叶出现畸形,老叶边缘和叶面有不规则白色小斑点,背面出现疤痕,随后叶片正面发生棕色枯死斑块,叶柄变弱,空荚多,籽实不充实。
植株矮,叶片老化,果枝少,结铃少,顶芽生长点严重被抑制,呈弯钩状,叶片向下弯曲,老叶提前脱落,严重缺钙时,新叶叶柄下垂并溃烂。
常结球初期发病,嫩叶边缘呈水渍状、半透明,心叶和叶肉叶缘首先出现黄褐色、变薄或腐烂,以后逐渐向中包叶和外包叶发展,刨开叶球后可以看到部分心叶边缘处变白、变黄、变干,叶肉呈干纸状,有带状或不规则病斑(大白菜干烧心)。
严重时,外叶叶缘出现水渍状并逐渐黄化干枯,重茬地块、沙质土壤表现较明显。如遇连续阴雨天气(或储藏期)诱发细菌感染加速腐烂。
上部叶片变黄,下部叶片保持绿色,生长受阻,顶芽常死亡。幼叶小,易成褐色而死亡。近顶部茎常出现枯斑。根粗短分枝多,花少脱落多,顶花特别容易脱落。
果实出现脐腐病,果实膨大初期,脐部果肉出现水浸状坏死,以后病部组织崩溃、黑化、干缩、下陷。
叶缘似镶金边,叶脉间出现透明白色斑点,多数叶脉间失绿,主脉尚可保持绿色。植株矮化,节间短,顶部节变矮明显,新生叶小,后期从边缘向内干枯。
严重缺钙时叶柄变脆,易脱落,植株从上部开始死亡,死组织灰褐色。花比正常小,果实小,风味差。
钙是一个不易流动的元素(尤其阴雨天气不易吸收利用),多存在于茎叶中,老叶多于幼叶,果实少于叶子,钙只能单向(向上)转移。
矿物质元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一般是通过韧皮部和木质部,但是钙在植物体内几乎只能通过木质部运输,主要靠的是蒸腾作用,借助蒸腾拉力由下往上运输。
一般下过雨后容易缺钙。雨过天晴的时候,植物蒸腾作用逐渐变强,吸收钙元素的含量也变强,但是由于下雨一部分钙元素被流水带走,土壤中钙含量变低,供应不上所以容易出现缺钙症状。
而且钙容易在植物体内固定,钙在植物体内容易形成不溶性的钙盐而沉淀下来,是不能再利用的元素,钙一旦固定,将不再流动。这就是为什么缺钙现象首先表现在顶尖嫩叶上。
植物含钙量大约在0.2%~1%,不同植物含钙量差异很大。通常,双子叶植物含钙量高于单子叶植物,双子叶植物中又以豆科植物含钙量高。含钙量高的植物有三叶草、豌豆、花生以及蔬菜中的甘蓝、西红柿、黄瓜、甜椒、胡萝卜、洋葱、马铃薯和烟草等。
(1)以果胶酸钙的形态构成植物细胞壁的中胶层,使细胞与细胞能连接起来形成组织,并使植物的器官或个体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缺钙引起染色体不正常。
(2)中和植物体内代谢过程产生过多且有毒的有机酸,特别是钙与草酸结合形成不溶性的草酸钙而消除有机酸的毒害。
(3)钙是植物体内一些酶的组分与活化剂。如钙是a-淀粉酶的组分,三磷酸腺苷酶中也含有钙等。
(4)有助于细胞膜的稳定性,促进钾离子(k+)的吸收,延缓细胞衰老。
此外,还有报道指出,钙还能减低原生质胶体的分散度,使原生质的粘性加强,与钾离子配合,调节原生质的正常活动,使细胞的充水度、粘性、弹性及渗透性等维持在正常的生理状态,有利于作物的正常代谢。
(5)钙与硼钼配合施用有明显增产效果。在缺钙土壤施用钙肥,除可使植物和土壤获得钙的补充外,还可以改良土壤提高pH值,从而减轻或消除酸性土壤中大量铁、铝、锰等离子对土壤性质和植物生理的危害。减少土壤对磷的固定,调节土壤对微量元素的供应,改善土壤微生物生活条件,增强土壤的通气透水性,从而提高土壤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