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节水灌溉的三种主要模式

发布时间:2025-10-31 15:22:29   来源:admin

高效节水灌溉的三种主要模式

一、渠灌区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

渠灌区是我国节水灌溉的重点区域,其核心在于通过工程改造与管理优化实现全方位节水。该模式首先对干、支渠实施防渗衬砌,减少输水过程中的渗漏损失;其次对田间工程进行节水改造,包括平整土地、重新规划沟渠规格,并采用小畦灌、沟灌、长畦短灌等地面灌水技术。同时,结合农业综合节水措施,如非充分灌溉、水稻控制灌溉等,形成“工程节水+农艺节水+管理节水”的协同体系。例如,平原渠灌区通过干支渠衬砌、末级渠系整治及地面灌水技术改进,配合节水管理措施,显著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

二、井灌区节水灌溉技术模式

井灌区以小白龙输水灌溉为主导,通过塑料低压软管替代传统土渠输水,结合窄畦小畦灌溉,有效减少输水损失。该模式注重农艺措施的配套,如分段灌溉和土壤水分精准调控,适用于水资源紧缺地区。其技术优势在于操作简便、周期短,且易于实现自动化运行,从而节约人力成本并避免水资源浪费。例如,高寒地区井灌水稻通过控水灌溉和旱育秧技术,在低温环境下实现了节水高产的目标。

三、水稻节水灌溉综合技术模式

水稻作为需水量大的作物,其节水灌溉模式以控制灌溉为核心,结合工程与农艺措施。该模式通过渠道防渗、田块格田化及灌排渠道分设,减少田间渗漏;同时采用水稻“湿、晒、浅、间”等精准灌溉技术,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动态调整水量。例如,引黄渠灌区通过渠道防渗改造、田埂硬化及节水良种选育,形成了“工程配套+栽培技术+灌溉管理”的综合体系,显著提高了水分生产效率。此类模式特别适用于水资源分配不均的地区,通过技术集成实现节水与增产的双重目标。


上一篇:无
下一篇:无

联系我们

手机:15923386899 (微信同号)
邮箱:584981204@qq.com
地址:重庆市大渡口区春晖路街道翠柏路106号

关于我们

立足农业,成为中国农业领域*受尊敬的企业是我们的愿景

声明:本站部分内容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第 一时间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

关注我们